剧本

列强

德意志国

1936年

一个崭新的德意志正在崛起,自魏玛共和国解散并被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取代以来,已经过去了三年。如今,在艰难地捱过了大萧条的前几个年头之后,经济秩序正重归稳定,大量的失业问题也得以解决。

凡尔赛条约中对德国军队施加的限制早已被抛诸脑后,国防军正日益壮大,另一场世界大战已初露端倪。

1939年

在德军重返莱茵兰地区后,英法两国对德国的疑心已日益加重。慕尼黑协定允许了德国吞并苏台德地区,以保护当地德意志人的利益。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则确保了苏德两国间的互不侵犯,同时也对两国如何瓜分波兰作出了协定。

德国已经为此等待了太久,行动的时机就是现在!

苏维埃联盟

1936年

俄国内战的尘埃落定后,苏联已经在俄罗斯帝国曾下辖的绝大部分地区确立了无可争议的统治。而伴随着快速的工业化与集体化,其人民也常常需要付出惨烈的生命代价。

现在,苏维埃联盟的西方正面临着复苏的德国的威胁,而东方则有着逞凶斗狠的日本正虎视眈眈。当然,也还有着来自党内的威胁需要对付……

1939年

在西班牙内战中支持曼努埃尔·阿萨尼亚和“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清晰地表明了苏联对德意两国的态度。而近期在边境同日本军队的冲突中所取得的一些胜利,则彰显了苏联已经成为单一国家无法撼动的伟大力量的事实。

至于德国作出的瓜分波罗的海诸国及波兰的承诺,至少现在来说,苏联会乐享其成。

次强

英国属印度

作为大英帝国皇冠上的明珠,英属印度是令人难以言说的复合体:它既是帝国力量的彰显,同时也是帝国的软肋。一小部分英国公务员精英统治着一个臣民数亿、幅员辽阔的次大陆,前者从其中征召建立了印度军团,后者则在世界大战中英勇作战。

印度的领袖们曾寄希望上次大战中所付出的牺牲能帮助印度从不列颠手中换取独立,但事到如今,这一希望已然落空。随着一场新的战争正在迫近,许多人认为如今是时候去夺取自由了——不择一切手段。

捷克斯洛伐克

在上一次大战期间,捷克军团和欧洲各地的协约国军队并肩战斗,努力争取他们国家的独立。这些人的努力是成功的,战后捷克斯洛伐克从奥匈帝国的残骸中诞生。

自从独立之后,捷克斯洛伐克与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建立起了“小协约国”联盟,试图阻截匈牙利复辟奥匈帝国的企图,然而随着德国的复兴,欧洲的政治格局正在迅速发生变化。

匈牙利

上次大战结束后,作为末代奥匈帝国的一半,匈牙利被协约国视为战败的敌人。根据特里亚农条约,该国丧失了近三分之二的领土,经济基础完全崩溃,数以百万计的匈牙利人发现自己如今身处异邦。而对重整军备的严格限制则是为了确保匈牙利再也不会威胁到欧洲的和平。

但是,随着欧洲政治的波诡云谲,时间可能最终会使该国纠正过去的错误,并重获昔日的荣光。

罗马尼亚

由于在上次大战中站在胜利者一方,罗马尼亚在战后获得了新的领土和人民——但其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是罗马尼亚人。为了防范那些被迫割让领土国家复仇的渴望,罗马尼亚组建了一个跨巴尔干地区的联盟网。然而在最近几年,这个国家大部分的时间都忙于处理国内琐事,而国王卡罗尔二世的政府也放任这些同盟丧失效力。

随着欧洲政局的变化,罗马尼亚可能会发现它自己孤立无援,并且脆弱万分。

南斯拉夫

1922年,南斯拉夫王国在早先独立的塞尔维亚王国与新成立的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的基础上得以整合成立。起初南斯拉夫曾加入小协约国及巴尔干条约以确保其独立和主权,但面对近来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内忧与德国步步紧逼的外患,国内激发出的剧烈动荡迫使南斯拉夫必须重新审视其政治和战略立场。

中国

1936年

在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末帝后,新生的中华民国仍举步维艰。偏远地区,军阀割据一方;中原地带,赤匪盘踞山麓。国境线外,日寇扶植了以末帝溥仪为首的傀儡政权,并试图将全中国纳入其管辖。

强敌环伺之下,蒋介石政府为领导中国、开辟生路,将不得不作出艰难的抉择。

1939年

抗日战争打响已两年有余,蒋介石军队筑起血肉长城以图抵抗日寇侵略。然而富庶之地沦丧敌手,西方友邦支援无望,共军消极游而不击。战火蔓延势不可挡,中华大地也将面对更深重的黑暗。

但与此同时,日寇的攻势已被辽阔的国土迟滞,其贪婪的眼光亦可能投向别处,而一个新的同盟国也许能力挽狂澜……

中共

1936年

仅仅两年前,中共还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为保存革命力量,红军踏上了史诗般漫长的征程——后世将之称作“长征”。仅凭在长征艰苦卓绝考验中幸存的残军与薄如白纸的工业,国共内战中的胜机可谓渺茫。

但只要假以时日,人民群众便可集结在共产主义旗帜下,建立新的革命武装,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而待到时机成熟,中共的革命斗争将再度展开,直到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

1939年

面对日寇的全面侵略,国共两党艰难地达成了和解。国共双方都深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不会持久,而延安的中共革命根据地现已成为抵御日寇的最前线。

为保存革命火种,中共必须谨慎对待手中的资源。抗日斗争中的军力损失必将成为未来武装推翻国民党时的隐患,而这似乎正是蒋介石政权所期望的……

满洲国

自六岁时被逐下龙椅后,清末帝溥仪便一直蛰伏着等待良机。曾属于他的天下在一系列的中国内战中支离破碎,但同时溥仪也结交了新的盟友:日本。

对溥仪而言,1932年成立的满洲帝国不过是他收复祖宗江山的一块奠基石。目前,他还需要日军来维持统治,但等到时机到来,也许就能砸碎脚镣,顺应天命……

中国军阀

1936年

中央政府的软弱无力给予了野心家飞黄腾达的机会。边远地区,地方军阀盘踞在独立王国里,对中央政府的命令几乎置若罔顾。

战乱将起,每一个军阀都面临着艰难抉择:顺从中央政府,或与共产党合作?两个选择都有可能扩大发言权,但还有第三种可能——把全中国收作自己囊中之物。

1939年

抗日战争迫使中国军阀们一致对外,但毫无疑问统一战线不会长久。迟早有一天,统一战线将分文不值,而铁腕野心家们将逐鹿中原,一统中华的大戏亦将再度上演。

墨西哥

1936年

在暴君波菲里奥·迪亚斯的统治被推翻之后,墨西哥爆发了持续近二十年的内战。中央集权派与地方分治派争斗不断,农民与社会主义者团结一致,共同反抗种植园主,而国家与宗教间的本位之争甚至可以追溯至启蒙运动时期,这一切使得墨西哥举国上下都充斥着恐怖的氛围。

尽管世俗政府坚称自己赢得了战斗,但它所获得的也仅仅是一个位于废墟之上的宝座。当一切落幕,墨西哥涅槃重生之后,或许一个截然不同的胜利者将会来到舞台的中央。

1939年

相较于如今流亡美国的前任总统普鲁塔尔科·卡列斯,拉萨罗·卡德纳斯和其政府更有力地推动了积极的社会变革。随着经济形势趋向稳定且外国石油公司皆处于国家管理之下,墨西哥政府现已可以开始放眼世界。美国在诸多战线上都树敌颇多,并且很有可能会原谅墨西哥对标准石油公司的国有化,但结交美利坚之敌或许更加有利可图……

荷兰

1936年

面对日益加剧的世界紧张局势,荷兰政府蒿目时艰。国家经济萎靡不振,和平主义声势浩大,中立观念根深蒂固,潜在盟国避而远之,正因如此,荷兰政府对防御备战一事无能为力。

与此同时,作为欧洲大陆的贸易门户意味着英德两国都希望同荷兰“合作”以挫败对方,而贸然拒绝则可能会被视为敌意并引发战争。或许抵抗这种侵略行径的唯一可行方法便是转进殖民地……

1939年

德国与其他欧洲大国间的战争似乎已不可避免,尽管荷兰再次寄希望于自己的中立立场不会遭到侵犯,但其领导人却正在考虑与南方邻国秘密制定参谋计划,以防备潜在的敌对行为。

军队已被动员,且荷兰的防线构筑工作也在快马加鞭,旨在试图让国家做好准备,并尽可能抵御任何侵犯其主权的行为。而就算这一切都失败了,再不济荷兰也还有殖民地呢……

希腊王国

1936年

希腊国家正身处于危机当中,长久以来,君主派与共和派之间就治国理念的分歧吵得不可开交,而争斗最终导致了1935年希腊第二共和国的垮台。如今复辟的外国专制君主在国民之中备受争议,其未来也有待商榷。

受困于琐碎的国内政事,在国境线北方剑拔弩张且渴望复仇的保加利亚被放任长存,而与此同时,作为希腊长期的宿敌,但同时也是新晋盟友的土耳其人则在东方历经政治剧变,当然,更不用说亚得里亚海另一边那头正摩拳擦掌的怪兽了……

1939年

在独裁者扬尼斯·梅塔克萨斯的力挽狂澜下,希腊恢复了稳定。四年计划使希腊的工业基础在过去几年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且该国的债务——虽然仍旧债台高筑,但已经显示出某种程度上的可控迹象。

不幸的是,强力的政府和明智的经济政策如今可能对这个困境中的国家意义甚微。一场可怕的大战已迫在眉睫,尽管梅塔克萨斯坚定地主张希腊将在未来任何可能的冲突中保持中立,但最终的抉择可能不是他可以掌控的……